2022考研全程经验分享(长文慢读/只有干货)
这是一份总分407的2021考研人的考研之路复盘
温馨提示:如果还没决定好是否考研,请去看一下其他的知乎回答;如果已经决定考研或已经开始复习,请看完此文,这是我的原创,相对于那种高赞但是成文于几年以前的经验神贴来说,本文时效性更强,相信能够为你所用。
正式分享前,先上一个福利,个人鉴定过了群内都是经济学考研必备的资料,尤其是要经济学入门为了考研深造的,超级实用。
本人是21年考研人,已被东北财经大学录取,总分407分,考完试之后漫长的空虚生活让我有时间审视自己的考研路,既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同时也是对22年考研人提供的一个参照物。
写在开头
很喜欢在知乎上面看到的一句话:考研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研究生的学历,而是为了得到这样的一个资格:在相对自由的三年的努力奋斗之后以一个应届学生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这样的一个资格很特殊,很宝贵,不考研的话几乎得不到。不要把目光放在三年后的那个学历上,我是一个一战裸考二战努力复习的考生,我在一战结束后参加过多个校园招聘,研究生与本科生学历上的差别只有三千块钱的起薪差别,考研最大的功利性价值是给你三年的相对自由的自我提升时间并且在三年后给你一个应届生身份,把注意力放在考上研之后你要如何努力,不要让考上研的那一天和毕业那天变成你研究生生涯中最开心的一天。
各科复习之路的复盘
英语一
英语一的复习策略于我而言非常简单粗暴
(一) 三月和三月之前疯狂地背单词,在这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如果你通过了四级考试,不要去看任何的背单词的网课视频,朱伟的恋恋有词是前几年最成功的的考研辅导书,很多考生花了大量时间去使用这本书,学习相关的网课,每天要花费两个小时以上。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每个人对自己的各项能力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因为能力无法量化、数值化。所以大家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而忽略了这件事到底值不值——也就是性价比是否高。朱伟的恋恋有词课程对于通过了四级考试的考生来说性价比极低,不使用这本书的话,你的时间回报率会超过很多人。
2.如果你没能通过四级考试,或者挣扎了很多次才低分飘过(430以下),那么也许朱伟的恋恋有词课程和刘晓艳的单词课程或者宋逸轩等等课程对你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也要尽可能地在4月中旬之前结束,单词可以在做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反复强化,单纯的背单词过程最晚就是在四月中旬结束。
3.在背单词的过程中,适当的看一点点长难句即可,不求多但求精,每天看个一句就足够了。
4.这个阶段每天学习英语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此过程中我用到的书:新东方考研词汇绿皮书、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二)四、五、六、七月疯狂做阅读理解,本过程注意事项:
1.在长时间的背诵单词之后,可以去阅读理解题里大展身手了,我和我身边的人在这个阶段一般采取两种策略:planA.先直接做往年真题,在做完一遍之后去看唐迟的阅读理解网课,然后再做第二遍第三遍;planB.先看唐迟的阅读理解网课然后再一遍一遍地做阅读理解往年真题。我个人采取的是planA,我觉得两种方式都可以,没太大差别。
2.值得一提的是,做完一遍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先直接限时做一篇或两篇,对完答案之后,题目和文章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查清楚(特殊名词就不用了),词意全明白之后,独立地逐句翻译全文,一句一句的翻译,看自己翻译和参考答案的出入在哪里,弄清楚自己翻译过程中的错误,这个过程叫精读或精翻,你可以从05年开始做,也可以从98年开始做,我把05年到16年的真题做了三遍,受益匪浅。
3.做三遍不是每遍都要去精读,有的文章的情节你都能背下来了的话,你就可以只对其中的长难句进行翻译,对于那些做了两三遍错误率没有好转的文章要认真对待,配合各位老师的讲真题网课,找出自己思路上的局限性。
4.在做完往年真题三遍或者更多遍之后,应当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无论多难的阅读理解都有信心只错一个或者全对,做到这个水平的话接下来的小三科(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难度会大大降低。
此阶段中我用到的书:张剑往年真题黄皮书,唐迟的阅读理解网课(大家如果已经开始跟着自己的老师看阅读理解的网课了那就跟到底就行了,不用特意改成唐迟;如果还没有开始,我推荐唐迟)
(三)八月、九月学习小三科,做阅读理解的频率要放慢(一天一篇或者一天两篇,保证手热即可)。本过程注意事项:
1.小三科我建议先看各位老师的网课,完形填空我看的是宋逸轩,新题型我看的是刘晓艳,翻译忘了看的谁了,完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分数,所以必要的技巧和方法论是很重要的,具体谁的网课最好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大家可以去b站搜集更多信息。新题型同理,选一个老师看网课,然后做题。翻译是最省力气的一个,因为有了之前四个月的阅读理解基本功,翻译对我们而言不成问题,只是还有一些技巧是必须学习的(比如被动语态要翻译成主动),小三科的相同点很明显:需要技巧,需要看网课,在学会固定的技巧之后,深厚的基本功帮助我们拿到高分,没什么太多的可以探讨的地方。
此阶段中我用的书:张剑往年真题黄皮书,各类英语老师的网课
(四)十月开始打磨自己的作文模板,这个打磨过程要在12月前结束,同时保持阅读理解和小三科的手感。注意事项:
1.作文也是直接看书看网课,不要直接做真题,在形成成熟的模板后做一两篇真题作文即可,更多地去做各位老师的预测作文题,已有的作文命题不会再有,所以要把目光放到预测命题上。作文网课大致分为三个流派:刘晓艳派,对作文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作文教你不同的叙述方式,由你自己凑出一个模板;何凯文派,对作文主题的预测命中率较高;王江涛派,各种已经准备好的作文模板,背就行了。我身边这三派都有,大家视情况选择。
2.这个过程中要把之前预留的近三年真题做全真模拟(作文可以不做),然后做一做市面上的模拟题,务必争取做到按时、高水平地做完题目。
此过程中用到的书:各个老师的网课,有选择地做模拟题。
(五)12月熟练自己的作文模板,看各个老师的预测作文主题,做到中心词会写。限时三小时做一些模拟题,保持手感,保持对阅读的敏感,严格限时完成大小作文。
12月这20多天大家应该处于一个运动员苦练四年期待奥运会上场的兴奋状态,保持这种兴奋,保持阅读的频率,保持小三科和作文的快速,务必做到在三小时内高水平地答完所有题目,这是必须的。
此过程中用到的书:有选择地做各类模拟题,张剑真题黄皮书。
英语一我取得了74分,2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极难,这对于22年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英语复习的难点在于题型杂,需要学习的技巧稍微多一些,让人疲于奔命,对此,我们有计划地、按部就班地安排任务,英语复习也就容易了。
觉得有收获的话,点个心点个收藏呗,找起来也容易。
数学三
数学三的复习过程是一个大工程
(一)七月之前,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并且把你跟的数学老师的习题册做一到两遍(题量大的练习册做第二遍的时候有选择地做),注意事项:
1.数学老师里名气大的有张宇、汤家凤、李林、李永乐团队,新兴之秀有方浩、杨超。可供选择的最多的老师就是数学老师,最有名的张宇和汤家凤两位老师的网课我都看过,他们两位都很有激情,讲课声音洪亮,人格魅力超群,能在考研数学界共分八斗不无原因,但所有数学老师都有优缺点:张宇讲课段子内容太多太多,这直接导致他讲课需要跳跃性思维,因为很多时间在讲段子,逻辑链条就得砍掉一些了,一节网课下来,其实自身收获最少,需要自己课下去做张宇的题来提升能力,但是张宇团队的高昆仑讲课干货非常多,听课需要频繁暂停记笔记,这就是选择张宇的优缺点;汤家凤讲课逻辑严密,不跳步,重视思路的流畅和完整,但是他的口音需要考生适应几天,而且接力题典1800这种量大的习题册也让很多考生感到不适应;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和王式安的概率论非常非常有名,但是武忠祥老师的高数相比之下音量较低,选择李永乐团队的考生基本功一定是没问题的的,但同时,必须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被许多经验贴奉为瑰宝的重要原因是,那些经验贴写于十年前——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我在听完李永乐的网课并且做完他的线代讲义两遍之后去做近五年的线代真题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没思路。从某个时间点开始,线代题变得不正常了,用张宇老师的话说,线代老头发力了,所以要不要选李永乐团队要视自己情况而定;李林老师的题目(880和100题)质量很高,但李林老师讲课似乎有些流水账,听他讲完课之后也需要课下更多地努力总结;方浩和杨超不太了解,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
2.值得一提的是,李永乐660题这本书上的小题质量奇高,作为打基础阶段的人,做660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自以为理解了的知识,推荐。
3.大量的做题,网课只用于获取知识,只是一个辅助,做题是主要的,基础阶段没做大量的题的人都后悔了。
此阶段中我用到的书:张宇1000题,汤家凤讲义,李永乐660题,李永乐全书(基础版)
(二)七月、八月上强化课程,基础阶段的习题册中的错题再做一遍,总结每种大类知识中自己薄弱的题型。注意事项:
1.基础阶段跟的哪位老师,强化阶段就跟谁的强化课,就做谁的练习册,跟就跟到底,同时有选择地针对自身薄弱环节看其他老师的强化课,也许一下就通了,总结自己的弱点。
此阶段我用的书:李永乐线代讲义,王式安概率论讲义,张宇1000题,张宇闭关修炼,汤家凤讲义(不是全做,哪里不会点哪里,自己跟到底的老师的题要全做,做两遍)
(三)九月,十月限时做往年真题,做完一套认真总结自己的薄弱题型,去练习册里补强,熟悉真题的出题方式,真题很珍贵。注意事项:
1.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老师推出的新的课程,我能回忆起来的就有张宇的十一集训营,汤家凤的十套卷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出版的,有选择地去做。
(四)十一月、十二月做各种模拟题,总结真题中的题型,做到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完全掌握。注意事项:
1.这个阶段我挑选着做了合工大共创五套卷、张宇八套卷、李林6+4预测卷,张宇四套卷,大家可以不用做这么多,做个15套估计够用了,时间充裕的话继续做,一定限时做,做到在3小时之内流畅地完成试卷,不要啃硬骨头。回顾真题中的错题并找类似题型去做是主要任务
2.每天都要总结真题中的各类题型,你掌握他们的惯用思路了吗?
数学三我取得了134分,数学三在最近几年难度稳步上升,同时考研数学改革为22道题,与高考题模式相同,这显然是要将考研规范化、标准化,而根据偶数年较难的规律,2022年考研很有可能会加大难度(毕竟21年已经将大纲的考核要求提高,22年恐怕是要动刀了),22年考生务必重视数学,务必务必。数学复习的难度在于坚持,当你在编织一张千疮百孔的渔网时,很容易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去补这张网,大家复习数学的过程都是这样的。
政治
政治复习策略是最简单的。
(一)8月开始做肖秀荣1000题,做之前先看一遍本小节的肖秀荣精讲精练辅导书,做马原部分的题目如果看答案感到晦涩可以看一下徐涛的网课,其余部分看肖秀荣精讲精练辅导书然后直接做题即可,把1000题做个三遍左右,选择题基本功就打好了。
此阶段中我用到的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一千题,徐涛的马原网课。
(二)十月开始背诵简答题的内容,可以使用的书有:徐涛的背诵笔记、风中劲草、肖秀荣的背诵辅导书,理解的基础上背,有选择地背,可以去参考b站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的视频。
(三)持续背诵,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版后就立马开始做,只做选择题,简答题直接背诵,b站有辅助背诵的视频。注意事项:
1.2021年考研政治的五道简答题中,有四道跟肖秀荣预测四套卷的第一套四道简答题是完全一致的,肖秀荣四套卷押中了四道简答题,肖秀荣四套卷押中了四道简答题,肖秀荣四套卷押中了四道简答题。而且没押中的那道题也完全可以运用肖秀荣四套卷的内容去作答。
(四)各种背诵资料可以背诵到进考场前最后一秒,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
政治我取得了74分,政治用最少的复习时间得到最多的分数就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很容易出现那种花费了很多时间复习政治和相对耗时少的两种人最终分数相差无几的情况,把时间用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也许是更好的选择。由于21年肖秀荣老师的惊人之举,22年政治命题组是否会进行有意识的反押题行为实在令人在意。
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是801经济学,这个科目大部分学校考的是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少部分学校还要考曼昆、范里安、多恩布什等等教材,要了解自己学校的考题究竟考什么,如果你要跨校考研的话,强烈建议报一个辅导班,它可以给你提供该院校的参考书的基础教学、强化教学、针对该院校的知识讲解、预测卷、往年真题,这些是很珍贵的,跨校的考生建议报一个,如果你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那报班可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了。
大部分考生可能现在还没有确定自己要报考什么院校,对各类院校没有宏观上的了解,从而无法去选择几个学校细致了解,你可以去加一些经济学考研的群,里面有各个院校的全方位介绍文件,你可以咨询一下管理员去获取。
这是我选择的专业课辅导机构,大家可以进去找找各院校的介绍。
我在选择了专业课辅导机构之后,学习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三月到六月是基础课程的学习,机构会开通各种参考书的精讲课,给你发讲义,然后会有老师按照课表定期上课,以讲义的内容为主,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七月八月会进行强化课程的讲解,九月之后会有定向课,就是针对你的院校的真题去讲知识点,并且发给你定校讲义、预测卷、往年真题,你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它们。
经济学的考试兼具文科和理科的特点,对书上的内容要做到全面记忆,并且某些少数院校还有大量的计算题,要求你对公式的熟练运用,既要求背书背的溜,也要求公式套的灵活,比较综合。
我的研路心经
考研有“三难”和“三不难”
三难:
1.大学已经让人丧失了目标。当我们上高中时,目标与行动是高度统一的,目标是在高考中考取高分,行动是努力学习九大主科,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会获得一点收获,就会离目标院校距离拉近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的努力的效率是最高的。而考入大学之后,我们首先失去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知道我们追求的是四年后一个高质量的就业,但也只知道这件事,我们无法把它量化,无法用分数衡量,这直接导致我们行为懈怠、盲目努力,与此同时,生活中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尺和样本:我们听说同一个岗位,获得某某比赛的奖项的人得到了,学习成绩一般的人也得到了;证书齐全高大上的人得到了,啥证没有的人也得到了。我们无法清楚地洞察我们的某个程度的努力能够带来多少程度的利益,也无法洞察某方面的成就的具体功利性价值,这导致我们去进行各方面努力的动机都不强——也就是迷茫。在无所事事、勉强通过所有考试的日子过去三年之后决定考研,但是此时我们的执行力和内驱力已经被这种无头苍蝇的生活状态消磨大半了,在这样的前提下,考研难。
2.长期突击期末考试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对考研这种一年备考期的中长程考试感到水土不服,有焦躁、郁结、易怒、情绪不稳的情况正常,考研过程中的每一次崩溃都让我们对未来的复习之路感到不确定,在负面情绪周期性出现的情况下,考研难。
3.考研是一件失败就大概率无结果的事,高考时,我们考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但这个分数差了两三分没能考上我们心仪的院校,没关系,有二志愿等着我们,它同样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后面还有三四五六志愿等着我们,平行志愿制度让我们的努力一定有着落、一定有回应、一定有回报,考研只有一个志愿,当你的初试分数不足以进入该院校复试环节时,你需要自己去搜集信息去调剂其他院校,如果你的要求不高且你准备充分的话那么你很有希望是有学上的,但它可能与你的心理预期大相径庭;当你有一个科目没有过国家线的话,你的考研之路就结束了,没有任何回报,是的,没有任何结果,竹篮打水,一切过程中的努力,无法提现,这个压力由你背负,同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内卷”“某某院校爆了”“本科歧视”等等字眼都在给你增负,在重重压力之下,考研难。
三不难
1.竞争人数是很虚的数字,我进过两次考研考场,两次都呈现出这样的趋势:30人的考场第一科大概4个人没来,最后一科大概6个人没来,也就是说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没有把试考完;剩下考完试的五分之四里,有人备考的同时还要应付本科学校的繁重的课业(我本科学机械工程的,我的本科学校大三下学期完全是满课的,大四上学期开始之后有一个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紧跟着一个课程设计,在这一切结束之后,距考研正好50天),这部分人不是你的对手;有人备考时间充裕但是他备考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找工作,俗称“两手准备”,如果他找到了他满意的offer作为他的后路,他很倾向于消极备考;有人时间很充裕,但是“假装复习”,就是早上起得很早,7点就起了但是磨磨唧唧9点才坐下学习,11点一到准时出现在食堂吃饭,以养精蓄锐为借口睡午觉睡到下午两点半,3点才继续学习,5点又准时出现在食堂吃晚饭,9点准时回寝上床玩手机,而且学习效率极低,经常是集中5分钟涣散2小时等等… …看上去是370万考研大军,其实凤凰何少雀何多,跟高考900万用心用力用时间的竞争者完全不是同一种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做到坚持每天高效复习,考研不难。
2.不是所有学校都是400遍地走,先按部就班地复习,暑假结束之后也就是九月初,自己什么德行应该心中有数了,复习的好,坚定不移地奔向目标;复习的不好,可以降低一下学校的档次,去稍差一筹的学校比在好学校的校门口撞死要强,选择与自己复习情况相匹配的学校,考研不难。
3.英语阅读理解做够做到位了,高分不难;政治背到位了,高分不难;专业课报个班针对学校考题复习,高分不难;数学做题做够了练手练到位了,高分不难——从四科考试客观上本身难度的分析,考研不难。
结语
挺怀念高中的,不是怀念发生的故事,我的高中没有故事,而是怀念那种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的方向具体目标具体努力具体的日子,上了大学之后,越来越感到一件事:跟着学校的安排或者跟随某个人的安排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那种生活,彻底消失了。如果你想要得到某个东西,努力的方向、努力的方式、努力的时机全都是你来探寻,你是整个过程的调研者、策划者、实施者和受益者,这未免让人略感心累,考研就是这种事。希望你在不停地蒙眼奔跑数月之后,睁开眼那一刻看到的是自己已经越过终点线太多太多,从容地面对你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写了7000多个字,如果有收获的话点个赞收个藏吧,这对我很重要。关注我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其他内容,感谢观看。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