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博云考研经验分享_不负青春,勇敢追梦!

八月已至备战考研的同学们都在向着目标奋进暑假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机会传传今天邀请了几位成功“上岸”的同学

快来一起听一听他们的考研学习经验



林舒琪人文学院 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取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专业面对庞杂的专业课内容,林舒琪习惯将知识进行分类,按照传播学类、广告学类等分别搭建框架,不断细化。备考人大,仅靠学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广泛的拓展阅读。复习初期,她通过阅读传播学相关著作,培养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完成教材梳理后,再大量阅读相关论文,特别是学校老师的最新论文,并进行深度思考解读。


新传学科的知识往往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平时刷短视频、看综艺的过程中,林舒琪会尝试从专业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为答题积累丰富的案例。

复习备考阶段,林舒琪一直保持高度自律的作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学习,中午十二点午休,下午一点半继续学习。她还坚持每天傍晚到操场跑步,利用运动调整状态。在她看来,备战考研一定要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切忌自我感动。在需要纾解压力时,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研友相互陪伴、鼓励,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念:“一定要相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就要坚持下去,“坚持本身就很了不起”。

任光建

新闻学院 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专业

考取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专业

在本科的不断学习与探索中,任光建发现了自己对传播学的热情,并立志深耕,于是他把北大的新闻传播学立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对于想报考北大新传的同学,任光建认为要构建面向国际、视野广阔的传播学视角,备考过程中可以多阅读批判学派的书籍,尤其要关注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同时,他建议同学们关注学术前沿,阅读学科论文,丰富自己的语料库。

任光建也曾对海量的学科论文感到过焦虑,他的方法是耐心阅读,不求速度,但求收获。他还建议有选择地阅读,重复阅读重要的论文,熟悉其中脉络和知识点。针对论文研读,他创造了一套思维训练法:“准备一个‘每日思考’的积累本,把每天学习中的疑问或新发现写到本子上,后期复习时就有章可循,也方便联想记忆。”

“考研最重要的还是付出和坚持。”备考期间,任光建基本每天都在图书馆一个固定位置学习。长期备考,难免会让人感到枯燥、压抑,他建议多和好友交流,可以使心境豁然开朗。“除了知识以外,最大的收获是对心性的锻炼。全身心投入地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最终结果总不会太差。”

任潇

电视学院 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专业

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方向

回首考研的经历,任潇认为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复习备考要加强时间管理,把无序的学习任务变成有序的计划,让学习变成‘有效学习’。”任潇认为,备考“主题写作“这门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多看论文、精读论文。同时,在复习中她还会将时新热点与专业理论结合,比如将节目和晚会中的现象级热点与专业理论联系起来,逐渐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在政治科目的备考上,任潇的技巧是抓住碎片时间。可以先梳理出整体框架,然后再去背具体的内容;利用早晨起床、上课路上等时间听政治知识点的音频,很多内容不知不觉就内化在框架中了。

任潇认为,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心态和意志力的成长。“考研期间经历了很多次‘崩溃-自我修复-再崩溃-再自我修复’的过程,坚持下来之后,心理抗压能力、面对困难的意志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杨尔康电视学院 2017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专业考取北京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纪录片创作方向)专业杨尔康是一名纪录片爱好者,本科期间的学习加深了他对纪录片理论和创作的理解。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创作出有情感、有力量的作品,于是坚定地选择了纪录片创作专业作为继续深造的目标。

杨尔康把备考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提升阶段和冲刺阶段。在前期阅读参考书目和资料时,他绘制出思维导图,并参考真题罗列考点、整理名词解释条目。到中期复习时,他将历年真题和学界热点整理成论述题,不断完善打磨,让每个分散的点都可以扩展联结成网。

“单词是一切的基础。”在复习英语的过程中,杨尔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做了改进,养成了每天复习单词的习惯,这样的弹性调整既减轻了自己的背诵压力,也起到了加强记忆的效果。

 “坚持、心态和细节,这三点是考研中最重要的。”考研是自主选择的道路,很多困难都需要自己解决,能将考研这件事坚持到最后,其实就已经战胜大部分人了

车卉暇
人文学院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现当代文学专业“要结合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地复习”,车卉暇这样总结道。在复习专业课时,她先在师哥师姐的帮助下迅速梳理了知识大纲,分析重、难点,初步构建了知识体系。结合本科期间的文史类学术训练经历,车卉暇认为自己复习的核心思路是:形成“脉络感”,横纵结合。

文学部分通常以古代文学为重点,按照朝代时间线进行梳理,把握不同时代的文体特色、文学大家的生平背景,理解为重,背诵次之;历史部分则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纵向梳理时间脉络,横向结合不同地理板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建立框架;哲学最注重理解,可以从教材目录摘取出重要论点,建立思维导图,化繁为简。

在车卉暇看来,“主题写作”的训练应该建立在熟练把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文献,解析经典论文的框架;多尝试自己开展论述,训练“笔感”;从阅卷老师的视角复盘自己的文章,获得更有效的提升。车卉暇也分享了准备“材料评议”环节的一些建议:在本科期间积累优秀的履历,结合个人兴趣和老师的研究方向提前规划科研设想,良好的逻辑性会为复试加分。

谈到应对考研压力,车卉暇认为一定要放平心态,“考研只是一种选择,一次考试的成败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不必患得患失,更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有所收获。

郭越千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7级自动化(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方向)专业

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动漫创作与数字创意设计方向)专业


从信通学院到动画学院的跨考,郭越千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的考研之路是由兴趣特长到专业探索的“坎坷路”。

面对人文社科基础考试,郭越千借助自己擅长的理科思维,用逻辑串联起知识点。备考期间,他习惯用清晰简洁的思维导图来宏观把握所学内容,在零散时间收听知识点录音来加深印象,复习时借助“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辅助记忆。

“复试偏向选拔具有科研、动手、外语相关能力的学生,多实践才有更大几率取得成果。”在学校的官方平台,郭越千锻炼了视频创作的能力,由他打造的“虚拟主播传传”形象深入人心;热爱科研的他有两次大创经历,曾获数学建模比赛三等奖、一项专利……这些实践经历让他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郭越千坦言:“跨考的难度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在本科学习中涉及很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打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在大三大四专业课任务艰巨的同时,平衡和兼顾考研科目的复习。”心有所向,日复一日,必有精进。找到兴趣所在,坚定地走下去,跨考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谭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电子信息(智能网络与大数据方向)专业

“从本科到硕士的过程就像是从圆锥的底部向着顶部前进,是一个逐渐专精于一个领域的过程。”综合自身兴趣、专业前景、未来从业方向等多方面的考量,谭馨最终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与很多同学一样,数学也是谭馨最大的难题。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三门科目内容多、难度大,为了不顾此失彼,谭馨采用三门并线进行的方法,根据课程难度和题目占比安排复习时间,精准把握重点。“最难啃的内容,往往最有成就感。”对于和她一样数学较弱的同学,她建议采用四轮复习法——基础一轮、强化一轮、真题一轮、模拟题一轮,每轮复习都会发现新的做题方法,都会有新的收获。

“考研的路上我们都需要一个人走,但沿途总有美好和温暖鼓励着我们继续向前。”爱好摄影的她会在复习疲惫时一个人在校园里转转,随手拍下校园一角的风景,见证中传的四季更迭。图书馆里,她喜欢选择一个固定的靠窗座位,和一些不知姓名的熟悉面孔一起努力,默默祝福彼此心愿达成。“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永远让自己处于一个有目标的状态,才可以一直鲜活。大步坚定地走下去,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闪闪发光!”

肖啸

广告学院 2017级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专业

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设计学(广告设计方向)专业


肖啸有一套“二八定律”来指导考研复习:首先要弄清楚几本书中最重要的那20%,再巩固剩下的80%,有侧重的学习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备考阶段,肖啸给自己制定了“日-周-月”的全面计划,日计划细化到每两个小时为一个单位。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时长,她坚持“早八晚十”的规律作息,并自觉将手机锁在柜子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她成功的基础:“备考的每一天,我们都在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只有在学习时静下心去学,放松时全身心地玩,学会劳逸结合才能打赢考研这场‘持久战’!”

别驻足,梦想要不停去追逐不认输,时光会看见每份努力调整心态,认真复习越过这座山,定有新风景十二月,我们考场见!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平台 ●●●统  筹 | 申皓文记  者 | 孙小雪 白昕宁 唐瑞彬编  辑 | 唐瑞彬 唐佳楠 许佳欣 申皓文 范绮梦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 王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