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总结的几个“雷区”,复习阶段要避免,省得“恶性循环”78年有人问:留学生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一句话让人佩服

读研已经变成当代大学生非常普遍的一项需求。其实越发达的社会,人均学历自然会更高。我们可能觉得现在高等教育人才饱和,实际上在总人口里大学生的比例依然不如发达国家。

当然,考研的热度过高,肯定跟就业难有关,这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不过这次我们暂不讨论这一话题。2024届研究生考试的脚步离考生不再遥远。

复习的后期,能否把握规律提升学习效率,将影响最终结果。成功的经验不少,但对于普通考研人,其实还是“教训”更重要。避坑就等于节约时间、提升效果。

考研人总结的几个“雷区”,复习阶段避免“恶性循环”

没有经验时,做一件事往往很难;而考研对于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其实是用最好的青春来做“赌注”;没有那么多人真的考虑“二战”。

所以争取一次上岸,是很关键的。这里笔者搜集了部分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第一个要避免的“雷区”,就是占用过多时间学自己已经擅长的科目。

保持优势是好的,但很多考生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弱势学科的“拖延症”。生活中有拖延症可能无所谓,但考研这样的话最后留给薄弱科目的时间严重不足,等于在主动放弃。

第二个雷区,反反复复的纠结与愧疚感,使得考生过度关注结果,进而严重影响结果。眼下考研人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心态也很重要。

其实对于很多同学,在本该上班的年龄选择备考,即使家长支持也可能感到惭愧。但既然选择考研,这种自卑、内疚除了增加心理负担、扰乱专注力,没有现实意义。还是专心学习吧!

第三,只顾刷题不认真分析。看似好像“效率很高”,并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但真正会学习的人知道,这种考生只比“学不进去”的人强。

在有实力的对手面前,只是机械地做题、纠正答案,不行。冲刺阶段更要保证做过的题铭记于心;做错的、没思路的,是提升的关键。一定要花时间思考,自己的作答跟标准答案如何形成差异。

第四,做题不卡时间,到考场就很容易发挥失常。考研人面临的一个弱点,就是大家复习时不像高中那样,全体同学在一块相互做参照物;有学校组织模考。

所以考生想适应考试,至少从现在开始,严格把控做题的速度。不然可能给自己造成错觉。有个最好的办法,最后阶段可以按考研各科的考试时间来训练,让大脑提前习惯和形成反射。

如果感觉“来不及”,那就放弃完美主义

到了复习的最后时期,很多考研人的感受是:好像自己跟想象中的水平差距较大,一时间有放弃的冲动,但理性又告诉自己不能弃考。

这导致不但没能加把劲冲刺,反而更焦虑。其实,这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经历,也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放弃完美主义,不要走入“要么变成学霸要么直接放弃”的模式。

考试不光是比底子和勤奋,更要比效率和聪慧。如果时间很紧,觉得好像复习不完,那么找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复习,确保学过的肯定理解和记住。

这考验的是考生把握重点的能力,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筛选呢?比如,复习英语时觉得那么一本单词手册,已经无法全部背下来。

那么,坦然接受不会完全掌握的事实,然后找出以“高频”为标准的单词顺序进行背诵。而不是从字母A开始背,然后只会ABCD开头的词;后面就完美陌生。

作答中,要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研究生考试虽然是整个教育阶段级别较高的类型,但很多问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大学生普遍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勤奋程度和应试能力不及当年。

这里要提醒考生,做题的错题率高又没看出自己的基本功差,那么很可能是思维不对。尤其是文科的科目,不像理工类内容直接计算、有精准结果。

很多阅读题、主观题,让考生认为正确答案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这是因为不擅长换位思考,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当成首要标准。实际上考试设定的正确答案,要跟题目中的作者一致。

你如何理解,不重要;生活的常识如何,不重要。关键是出题人引用的材料里,表达的什么观点。

【话题】你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