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意见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意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包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为进一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已脱贫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21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脱贫地区为重点,围绕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实现农村牧区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在过渡期内,已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情况,理清发展思路,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的具体工作举措和办法,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25年,脱贫地区的发展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牧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脱贫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牧区居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努力建成我国西部地区、北方地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典范打下坚实基础。二、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三)全面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工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就党的十八以来关于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打造的工作亮点,特别是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全面系统的进行总结。结合建党100周年,要广泛宣传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讲好包头脱贫故事,有效动员和凝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四)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优化调整,确保政策不断档,增强脱贫稳定性。低保等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现有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向脱贫人口较多和巩固成果任务较重的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出台支持固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措施办法。优化产业扶贫、就业扶持等发展类政策。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与过渡期工作任务相匹配的本级衔接资金。(五)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动态管理。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为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整合民政、扶贫、教育、人社、卫健、住建、医保等部门资源,加强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动态监测台账,及时进行分类施策,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六)健全防止返贫风险预警和研判机制。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完善分级预警机制和实施办法,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议,逐户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预警信息,明确重点救助对象,按照风险成因制定处置方案,精准落实帮扶救助措施。统筹苏木乡镇、嘎查村和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等工作力量,建立重点救助对象包联制度,定期跟踪回访、落实救助、开展评估。建立农户个人申报、基层主动发现上报、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七)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形成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监管和推动合力。强化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定期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牧区学校办学水平。落实分类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开展农村牧区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农村牧区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危房改造、集体公租房、幸福互助大院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实施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高农村牧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八)做好易地扶贫后续帮扶工作。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相关政策和以工代赈项目等支持,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和开发就业岗位,促进有劳动能力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发展产业或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区域网格化管理,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九)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借鉴和运用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改革经验和成果,开展扶贫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确保底数清、资产明。重点对2012年以来扶贫资金形成的各类扶贫资产分级分类确权登记,指导脱贫地区建立公益类、经营类和到户类三本台账,落实管护主体,加强规范管理。健全扶贫资产经营使用、收益分配和监督处置机制,管理监督好历年形成的各类扶贫资产,确保扶贫资产持续保值增值。对旗县区、苏木乡镇统筹的扶贫资产,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量化确权、科学分配。确权到户的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由其依法依规自主管理和运营。三、着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十)以脱贫地区为重点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脱贫地区编制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对现有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按照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农畜食品产业基地的目标要求,围绕十大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马铃薯、杂粮、畜禽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加大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推动高标准农田、农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建设等优先向脱贫地区布局,优先支持脱贫县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科技园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龙头企业与脱贫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资产收益和自我发展模式相结合,引导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融入产业链条。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盘活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增收。进一步发挥好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帮助选取产业发展项目,加强技术指导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持续巩固消费扶贫成果,进一步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机制,推进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运营,深入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和社区五进活动。强化农牧业综合执法,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十一)以脱贫人口为重点促进就业创业。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建立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数据库,做好劳务协作相关工作,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就业。结合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在脱贫嘎查村开发一批保洁环卫、就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户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发挥扶贫车间和各类创业园等平台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放贷额度,让政策红利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返乡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倾斜。过渡期内保持生态护林员队伍相对稳定。(十二)以脱贫地区为重点持续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工建设210国道白云至固阳一级公路,推动110国道北绕城公路、包茂高速改扩建工程和国道335线白云至明安公路建设,确保省道315线东河至托县一级公路今年建成通车。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20户以上自然村、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支持农村牧区产业路、旅游路、联网路建设。继续全面推行路长制,深化农村牧区公路管护体制改革,保障各类养护资金落实,促进农村牧区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旗县区为单位、苏木乡镇为重点,编制《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促进县域内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推进脱贫地区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在脱贫地区打造一批人居环境整治亮点。开展脱贫地区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支持脱贫地区实施京津风沙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物流网络体系,利用旗县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现有客运班车、邮政服务站点,建设集客货运、邮政快递、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苏木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深入推进快递进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和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到2025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推动脱贫地区光纤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力争实现脱贫地区光纤网络全覆盖。加强脱贫地区电网建设,推动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垃圾焚烧发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十三)以脱贫地区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统筹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先建后撤原则,保留必要的中心校,加强学位紧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高脱贫地区办学水平。实施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与市级学校对口交流活动,每年选派一批紧缺学科教师到脱贫地区开展支教,实行双向交流,提升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公费师范生计划,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动乡村医生实行乡聘村用。继续开展对口帮扶旗县区医院工作。加强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脱贫旗县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处置能力。研究探索过渡期内健康扶贫政策逐步过渡和有效衔接的长效保障机制。支持旗县区设立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补助基金,采取农户自建、政府补助的先建后补模式,动态解决农村牧区住房安全问题。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区农房抗震改造。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盘活现有农村牧区公共文化资源资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水平,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四、健全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十四)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根据农村牧区低收入对象类型、困难程度等,统筹运用好社会各类救助资源,因人而宜、分类施策。针对农村牧区低保对象,要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精准认定水平,健全低保标准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调整农村牧区低保标准。过渡期内,认定农村牧区和城市低保对象时,我市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对农村牧区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重病等特殊群体,符合条件的依申请参照单人保纳入低保保障范围。针对有劳动力的农村牧区低保对象,鼓励其参与就业创业,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在计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对特困人员要完善救助供养制度,逐步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质量。稳定残疾人兜底救助政策,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支持苏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站,支持嘎查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和社会工作站(室),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健全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开展临时救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救助。(十五)合理确定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继续落实脱贫人口基本医疗参保工作,执行大病、重病住院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将低收入人口纳入保障范围。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特困人员、农村牧区低保对象分别给予全额资助、差额资助,有序推进脱贫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分阶段、分对象、分类别调整脱贫攻坚期超常规的保障政策,取消不可持续的过渡保障措施,将自行开展的各类补充保障措施所涉资金划入医疗救助基金;过渡期内不属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的脱贫人口,逐步转为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做好政策衔接和平稳过渡。合理调整医疗报销比例,常态化实行一站式结算、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服务政策,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引导脱贫人口理性就医问诊。(十六)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按照100元标准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代缴保费;按照200元标准为重度残疾人代缴保费。过渡期内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上述困难群体代缴保费的标准保持不变。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旗县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口的兜底保障。优化调整供养服务机构设置,对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入住率低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进行整合撤并,扩建或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好、床位配置较多、入住率高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加大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保障力度,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养、治、教、康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持续推进福康工程助康工程,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和康复服务。(十七)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对脱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及时纳入农村牧区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给予相应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农村牧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五、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水平(十八)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积极推动固阳县等旗县申报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争取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增强其区域发展能力。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支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持续推动金融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对脱贫人口较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的嘎查村,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予以适度倾斜,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十九)坚持和完善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调整优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重点嘎查村机制,科学合理确定重点帮扶脱贫乡镇、嘎查村。推动实施万企机制兴万村行动,引导驻包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在后续巩固、深化合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方面发力,加强对接、扩大帮扶效益。同时鼓励各类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引导企业投身脱贫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支持民营企业稳岗促就业,鼓励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抓住我市脱贫旗县纳入新一轮京蒙协作范围机遇,争取在资金支持、援建项目上获得帮扶,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推进产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各方面结对协作。六、加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二十)做好财政政策的衔接。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已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出重点。统筹兼顾脱贫县与其他旗县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向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倾斜,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严格落实生态脆弱地区移民专项资金,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偿还有关工作。过渡期前3年脱贫旗县区继续开展统筹整合涉农涉牧资金试点工作。其他地区探索建立涉农涉牧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加强资金监管。探索创新以工代赈资金折股量化分红、公益性岗位设置、以工代训等多种赈济方式,精准谋划以工代赈项目,明确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及比例、带动低收入人口就业规模,依法依规放宽以工代赈项目招投标限制。继续落实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政策,鼓励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过渡期内继续全面落实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脱贫攻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二十一)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现有再贷款帮扶政策在展期期间保持不变。认真贯彻落实针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确保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规范、使用规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牧区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创新贷款服务方式,合理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推动开放性、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脱贫攻坚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加大三保障项目信贷投入,在业务范围内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大力开展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种养设施抵押贷款、活体牲畜质押贷款和承包土地(草牧场)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继续实施玉米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区域试点,进一步拓展奶业、肉羊、肉牛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保险试点范围。发挥保险机构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脱贫地区符合条件的涉农涉牧企业上市和挂牌融资。(二十二)做好土地政策衔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和耕地质量。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苏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农牧民居住、农村牧区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可申请使用。过渡期内,落实自治区专项安排脱贫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且专项指标不得挪用,保障乡村建设用地需求。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城乡融合各类用地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统筹耕地保护、村镇治理、产业集聚、生态修复、公共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过渡期内,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要求,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交易工作。(二十三)做好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期各项人才保障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建设。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倾斜政策。落实包头市《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吸引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包头市服务高层次人才若干措施》,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汇聚英才。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脱贫地区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等高校基层服务项目。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涵盖脱贫人口在内的高素质农牧民10000名。加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面向农牧民就业创业需求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支持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外出创业青年返乡创业,发展归雁经济,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牧区创业创新。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十四)做好领导体制衔接。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各地区党委要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旗县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作用,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衔接,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二十五)做好工作体系衔接。认真做好扶贫机构和职能优化调整,制定包头市扶贫办机构调整方案,指导旗县区扶贫机构职能调整优化,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地区,继续保持工作机构完整、工作力量充实。健全完善衔接工作体系,将工作对象从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拓展到所有农村牧区居民,将工作地域从部分农村牧区地区拓展到所有农村牧区,将工作内容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拓展到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按照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的要求,持续加强脱贫嘎查村党组织建设,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选好用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强化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因村选派原则,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二十六)做好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衔接。各地区要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将持续巩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十四五项目库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中,并分解落实到各个年度,细化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分步有序组织实施。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规划,做好与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强化规划的组织实施、监督落实,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十七)做好考核机制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旗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做好衔接,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以及统筹安排政策试点、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编辑:柴慧婷)

点下方标题  看实用好物

▶千年养肺古方,利咽润肺,1颗相当于10盅冰糖雪梨!

▶变态驱蚊剂,1盒搞定一夏天,无需涂抹,蚊虫再无嚣张机会了!

▶失眠严重?湿气大?小肚上放个它,哗哗整夜排湿,睡得香!打雷都不醒

▶被灰指甲折磨了20年,现在已经蔓延到全身!家人担忧,朋友嫌弃,还有救吗?

▶口臭还便秘,吃个它、口臭没了,肠道通了!

嘌呤升高让身体疲惫不堪!每天泡一杯它,酸不再来!

 你错过的好新闻 

家长警惕!包头一女童手指被“咬”,遇到这种情况得这样做→

三部门出手!有新变化!买车、卖车都要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