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博云考研经验_双非医学院一战上岸北医,7000+字走心经验分享

小伙伴们好,我是陶泥小子,本科就读于东北地区某双非医学院,22年考研上岸北大医学院,政治66,英语82,西综245,总分393,排名16。应博哥之邀,跟新英文的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下备考经验。




一、择校篇



我的本科成绩排在26位(一共229人,处于保研边缘),一开始想报考是东北地头蛇医学院。2020年居家学习期间,亲戚都劝我求稳一点,报本校就行了,但是我不是很甘心。所以胆子一横,一咬牙就选择了北医。


现在回想起来,我有赌的成分,或者说完全在赌,赌输了就再来一年,我总觉得人生很长,不差一年,而且二战那么多也不差我一个,如果赢了的话自然好。备考期间也曾自我怀疑过,我报北医是不是自不量力,我能不能考上,尤其在9月报考完以后,压力立刻就来了,外加当时英语历年题错的很多,基本都是在70附近飘,所以更慌了。


但是一想起刘忠宝老师说过的话:考研,与其说是考研,不如说是考验。每次一回想,就劝说自己放平心态,毕竟焦虑没什么用,只是不断的精神内耗,尤其在考完以后,其实考验就是你与对手的心理博弈,就是在比谁能坚持到最后,谁的心态好自然就赢了。事实证明亦是如此,心态好才能发挥100%的实力,所以考研成功上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亦有心态上的飞跃。


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医学而言,本科生学历基本难以满足需求,所以考研基本成了医学的必经之路。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多思考为什么考研,考研与否对你的未来的一个作用。


如果选择了考研,那基本就是选择了一年的苦行僧生活。在450 ,460万的考研大军下,包含了许多二战党,以及辞掉工作回来考研的,所以一战的学生无疑会面对愈加严苛的环境。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评估一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不幸二战的话究竟是冲击名校还是求稳上岸(并非泼大家冷水),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脱离实际,切忌好高骛远。


二、备考篇



因为2020年上半年在家学习,正值大三学校开内外科,一边跟着课程进度,一边开始了解考研的科目,包括政治,英语及西综(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人文)。


1、政治


所用材料:肖爷爷全家桶,徐涛老师视频,腿姐的背诵手册,红果研的思维导图,哔哩哔哩up主:大牙考研,苏一说了;:苍盾考研,小白考研等


由于高一上学期就分了文理班,基本后期就没学过政治,所以我的政治基础基本为零,成绩也只有66,只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避避坑。政治想拿高分,那选择必须达到40+水平,尤其在旱区,主观题的分数普遍偏低。


我是从7月末开始每天会看一下,但是看的稀里糊涂,尤其是马原的经济学那里,所以真的安利B站up主的讲解,而且通俗易懂还有趣,但是我觉得我没有注重复习,所以很多都是模糊记忆,做肖8、肖4一般选择题的平均分分数都是在35附近,最后考试只有37😓。


告诫大家慎用押题,尤其是马原的大题,我背了肖4和大牙考研的,结果就那一个原理没背,而且就考出来了,当时我人都懵了,不过好在以前跟腿姐的带背还有做选择题留的印象生搬硬套的写上去了。而且感觉今年政治的出题风格和以往不大一样,有一点反押题的味道,所以大家还是多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正如腿姐说的:基础不好,地动山摇。说的就是我了……


关于用书问题:我个人认为肖爷爷的精讲精练意义不大,我一边听涛仔的视频,一边在书上划,但是看完以后就不知道在讲啥,没有一个知识框架,而且这本书在我看完以后从来就没翻开过,有点白花钱的感觉,所以我比较推荐思维导图,红果研他们家有还有徐涛老师也有,需要哪一个自己取舍。1000题重要性不用说,刷就完了,可以配上B站up主的讲解,刷个2-3遍,把每一个选项都吃透。


2、英语


所用材料:新英文杂志,不背单词app,黄皮书20年真题。


高中时候英语成绩尚可,但是大学就荒废了,而且东北地区并不注重听力,所以我英语综合水平一度很差,四级不到500,六级考了3次低空飘过。


但是一切在2020年迎来了转折点,在家学习期间迷上了刷知乎,我一直想知道英语大神是怎么学习英语的,到底是背单词,还是从阅读中去学习生词。直到我刷到了一篇“考研英语如何考到80分”问题下“暖男智博”的回答(以下简称知乎回答),心中的疑问开始得到了回答。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英语备考应该多读题源外刊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力到位了技巧都是浮云。


我其实是本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接触这个外刊,报名了新英文的阅读训练营,毕竟离我自己考研还有一年半,现在试错还来得及,但是误打误撞的打通了我学习英语的任督二脉。


附上我大学以来的六级成绩,445是考了三次第一次过,当时特别激动。372那一次是我耳机没带电池,请大家忽略。544是21年12月的成绩,阅读230比较满意,而且答阅读的时候真的感觉我非常清楚答案是哪一个,真的感觉一年外刊在实力上是质的飞跃。


我将文章的中心思想简要概括一下,考研英语为什么难?其实难在以下三个方面:词汇、长难句和背景知识。


所以备考就是三步走。第一步,快速刷完大纲词汇。建议大家在三四月份就一定要把单词刷一遍,而且背单词要打闪电战,用app刷,这里推荐不背单词app。每天建议100个,毕竟1-3月份在忙着适应实习的新环境,对于专业课还不是那么上心,不如把时间给英语单词。如果有24考研的建议大家现在就可以把单词背起来了,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为专业课的学习节省时间。


第二步就是通过读外刊,熟悉长难句的叙述方式,巩固词汇量。还能补充的背景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期间再滚动复习大纲词汇,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就像apple一样熟练。


关于长难句是否要专门补语法,我记得那篇知乎回答里有一句很经典的总结,大概意思是,这只是外国人表达的习惯,而我们中国人习惯说短句,那在外国人看来中文即“短难句”。又比如汉语是主谓宾,但是日语却是“主宾谓”,语法就是一种语言历经千百年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


而造成我们英语学了20年却依然不习惯长难句子的原因,在于没有大量的输入,其实用卖油翁中的一句话概括,即“无他,但手熟尔”。读着别扭,又长又难,只是我们不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因此,学习一门语言就应该回归根本,即大量的输入,从习惯上直接掌握它,而读外刊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关于背景知识,我记得有一篇真题是讲美国的三权分立,当时读的时候感觉每句话都明白,但是串在一起就……,最后对答案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读外刊可以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拓展知识面,尤其对于一门心思铺在考研没有时间精力看新闻的考研党十分重要,而且你会发现,你所读到的不仅仅是外刊,还会让你涉猎世界前沿以及世界各个角落的趣闻,从而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了一丝趣味。


毕竟,如果能快乐的学习英语,那为什么不选择呢?对于读外刊的安排,我每天早晨都会完成一篇精读,然后在吃饭或睡觉之前完成一篇泛读,每天精读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当然初学者的话,前期可能会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但还是建议通过练习稳定在一个小时,而且越往后读你会发现对于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你读起来会愈发的得心应手,有些时候甚至能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就能够完成每天的精读。


做真题的话,其实我前十年的真题错的是比较惨的。我本人有着马虎的毛病,经常一紧张就看漏词,每次向智博汇报,都被暴躁智博锤的体无完肤(截图为证),后期做题时稳定心态,每个题我都读两遍,选完答案以后也会检查一下,基本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10年以后的题的正确率开始明显上升了。我是严格执行了博哥的指导,每天读外刊,把真题当作检测水平的手段,6月以前一个月到半个月一套,后期基本一周一套,做真题要严格遵照考试的时间标准做,不然就是自欺欺人。



考试过后,细细回想读外刊这一年,无非就是一个中心思想:读懂外刊需要的是能力,不是技巧。而且读过外刊一年后,再刷六级时,对于阅读多的是一份从容,少了一份无从下手的焦虑。


参加阅读训练营一年,读了300多篇外刊。


PS:知乎有人骂智博毒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我每次也被怼的怀疑人生,但是如果与捧杀相比,我倒宁愿选择被怼,至少比在考场上被真题血虐强太多了!后来上岸后跟他说话,妥妥的暖男智博,真的有种高中班主任的感觉,泪目。



3、西综


所用材料:九版书(纸质和电子版),傲视天鹰记忆技巧,病例分析,考前专项+密押,终极预测三套卷,蓝基因app及小红书,老贺讲义,吴在望生化思维导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因为去年在实习,有的时间需要和带教老师上手术,有的一干就是一上午,甚至一天那种,但是多数老师还是很温柔的,和老师好好沟通都会同意的,再加上我想学外科。所以早期在外科实习时间较多,导致前期的学习时间较少。正式算的话,我的复习应该是从3月初开始的。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个需要长期记忆的科目,所以复习必不可少,因此在8月份以前我一直都是在看书,不断的复习,基本没怎么做题,而且西医考研界有这么一句话:西综决定初试,英语决定复试。300分的卷子如果想冲击名校,尤其在这内卷的年代,个人认为250+保险一些(虽然我也没达到😢)。
生理的话,个人建议以书为主,并且要注重理解。生理学的好,后面学内科的病因及机制会相对简单,不会的地方可以看视频解析,而且小亮老师的视频虽然进度比较慢,但是非常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因为他会不断的带你重复,个人认为较难的还是属于神经系统的生理,但是考察的相对较少。
病理就是记,应该属于这些当中最简单的。照着老贺讲义及小亮老师的视频背就完了,而且题型及知识点每年都那几个,重复率很高,但是要注意很多相近概念的辨析,比如什么样的疾病可以出现朗汉斯细胞等,因为近些年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以及知识点横向对比的考察。
生化虽然不好记,但是好在考察重复率高。小亮老师喜欢讲化学结构,个人认为不错,这样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身边的同学有选择听刘不言老师的,刘老师的节奏相对小亮老师要快很多,所以建议如果生化都忘光了,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小亮老师吧。
另外,生化主要分为三部分:即蛋白质,核酸及酶的基本知识;营养物质代谢篇章以及基因篇。生化难就难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强烈建议买吴在望生化思维导图(某鱼就有卖,10r左右),没事的时候拿来看一看,也不费多少时间。第三部分主要是很多关于转录,翻译的酶需要辨析,考察的时候会把许多酶放在一起考察,因此需要牢牢的记忆,小亮老师关于这个部分有一些独到的记忆方法,强烈安利。
同时,第一部分虽然相对来说好记一些,但是并不是不重要,最近两年针对这个部分的考察也比较细,经常是那些你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注意细节、外科的话重在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考察,相对内科,个人感觉重在记忆背诵,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外科总论和各论,总论建议大家放到后面看,因为外科的考察基本在各论,而且总论占的分值少且内容繁杂,前期把过多时间投入到总论可能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各论的话重要的在普外和骨外,其实看书的厚度大概就清楚了,而且病例题里每年普外考察3道病例组左右,骨外基本在两道左右,其他的外科可能只占到1-2道病例组,所以普外和骨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内科基本是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的考察,重在理解,而且内科的分值在300分中占到99分,感觉最难的还是属于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和内分泌系统。心血管主要是要熟记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基本年年考试必考。
另外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也是重点章节,基本年年考,有些时候还会以读心电图的形式考察(但是不需要慌张,小亮老师有专门的读图训练课,而且考察的基本都是典型的心电图),血液病主要要牢记各种血液病的分型以及染色体核型,还有治疗的药物选择,有时也会考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小亮老师有一些针对这种数字的口诀。
内分泌疾病中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考察重点,包括药物的选择,禁忌症和何时手术及发生并发症都是必须掌握的。
虽然医学以记忆为主,但还是希望大家辅以理解,这样才能记得牢。大家还要多复习,我一开始学完新知识,会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第1,2,7,15,30天)去复习。一开始进度很慢。但是后面越复习越快,就是熟能生巧。而且我认为不要学完新知识立即做题,需要有一段遗忘的过程再做,毕竟考场上你不可能每个知识都记得清清楚楚。
关于我的一轮复习基本就是看书,没怎么做题,我是在8月末完成的一轮,小亮老师的内部题库做了一些,但是没做完,有些知识点考察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建议做完一部分就听讲解,然后多复习,我当时就是做完之后没看讲解和复习,所以有些东西掌握的不牢,但是也不必强求刷完小亮老师的题库,毕竟各个机构的出题方式和真题还是有差距的,还是应该以真题为主。
第二轮是9月初-10月末,基本就是把小红书历年题做了一遍,不会的记在笔记上,经常复习,但是事实证明,题做多了,因为有很多过时的知识点,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近20年的每个选项都弄清楚就基本可以了。对于过时的或者偏难怪的知识点,该扔就扔,毕竟考的概率不大,而且这个分数一般人也拿不到。
第三轮(11月)是在蓝基因app上做题,不会的可以看app里的视频讲解,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医考帮app里的评论区,里面有很多大佬的总结,十分精辟,能让你立刻记住这个知识点,干货满满。
第四轮就是12月初-考试,基本围绕历年题的套卷还有各种预测卷,预测卷的分数在235~252,最后考试分数是245。用以前上岸北医学姐的话说:西综虐我千百遍,我待西综如初恋。如果想达到240+,基本和我做的差不多。而如果想冲击250+,260+的大神,那就是别人背不熟的你背熟。别人不爱背的你都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今天背的知识点会不会成为今年的考试题。
然后要善用真题,反复刷真题的目的不是让你背答案,背题干,而是让你反复复习备选答案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如果你是出题人你会怎么出这道题,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还有大家不要过分在意复习的轮次,如果你每天只是在意我看的是不是比别人快或者慢,那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考试考你的是你的准确记忆,从来就不是谁看的快慢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每天光顾着赶进度复习若干轮却不抵别人一轮复习的扎实,那这些被浪费的时间还不如出去玩放松一下,我也看过身边很多人复习的比谁都快,考出来的结果惨不忍睹,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清楚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学会是目的,多看是手段,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建议大家在忙着赶路的同时,不妨停下来歇一歇反思一下我们是否还在自己正确的道路上。
关于试卷问题,病例分析题占到了100多分,一定要引起重视,小亮老师有一本病例分析答题技巧,大家一定要看,里面讲如何用公式的办法去做题以答题思路,想拿高分的话,病例分析基本只能去很少的分,甚至拿满分。对于多选题一共30道,每个2分,少选多选都没分,这个就是分水岭,想拿高分必须要把知识点记牢,打好基础,减少你的模糊记忆的点。我记得我应该是错了10个左右,大概对应的是240左右的成绩,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题目中还有对临床思维的考察,大概就是一个急症病人,你考虑立即做的第一手检查,初步诊断,后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所以大家如果有实习机会的话,趁着前期不是很忙可以跟老师上临床锻炼一下。可能有人会问我怎么平衡考研与实习的关系,我认为看哪个能使你的远期收益最大,那么你就选择哪一个。
关于复习用书的建议,我认为选定一个老师的课用他的书完全没有问题,主要看你喜欢哪个老师的上课节奏,我当时一边看老贺的辅导讲义一边看小亮老师的课,小亮老师的书我认为记忆技巧,病例分析,考前专项+密押,终极预测三套卷基本是必买的,别的书大家酌情选购就好。



三、复试篇



关于复试,现在的医学院校普遍要求有科研且英语能力好的学生。


首先是科研,本人并没有科研,所以还是很后悔的,如果大学再来一次,我恨不得天天泡在实验室里,但是有科研的基本都保研了,考研中有科研的基本都在少数,所以我并不担心。


英语的话,我认为在六级,考研英语以及雅思中至少有一个可以证明你英语水平的,而且我的面试中还单独设置了英语的考察环节,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至于口语能力,大家水平基本都差不多,但是一口好的口语真的会让你脱颖而出,所以如果不是忙于复习的考研党,刚上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抽出时间练口语。


今年学校采取的依旧是线上面试,我被抽到前几个面试,而且尤其在等待的时间,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气氛比较凝重。但是等面试开始时,我其实很少有时间看到老师,而且老师都穿便装,所以之前都紧张感一扫而空,整个电脑屏幕基本就是我自己的脸和要回答的题目。


答题时保持微笑,举止自信,毕竟老师都喜欢开朗外向的学生。而且答题时注意细节,回答问题前加上“感谢您的提问”,回答结束后要说“回答完毕,谢谢老师”。而且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慌张,哪怕一点思路都没有也要微笑的和老师说不会,毕竟你一焦虑就打破了你原有的答题节奏,心态一乱就完了。毕竟复试就是一个你和导师心态上的博弈,不求我们的心态能够胜过导师,但求面对导师时能保持收放自如的心态。


我还比较推荐大家在准备复试期间去关注一下世界的前沿科技,拿医学来举例,比如最近的猪心移植还有CRISPR/Cas9技术,还要多关注导师的论文,面试和导师有得聊会加大你上岸的概率。



四、想说的话



最后是一些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考研的这条路注定很艰苦,而且基本只能自己一人走完。但是考研过后,带给我的除了成功上岸的喜悦外,还有对于心态的磨练。
很多事情我们并非没有能力完成,而是我们有能力但缺少一个正确乐观且平和的心态。我认为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不要被他人的作息以及想法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频率。
另外,坚持每天锻炼,考研一年,周围人的身体素质基本都出现了下降,上岸的兄弟立即就去外面跑圈了,而且一个好的身体是做事业的根基。无论考研结果好坏,都要坚持锻炼身体。很多时候让我们放下结果论,多去关注其中的过程,既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又可以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丝乐趣。
祝福每一段努力的岁月都不会被辜负。

(全文完)



后台回复“进群”,进读者交流群

下载每周经济学人PDF及音频文件,及外刊精读福利



——新英文杂志,每日精选优质外刊文章,始于2016年3月。


新英文杂志

每日精选优质外刊文章

扫码关注我们


喜欢今天的内容吗?喜欢就点个“在看”吧⇣⇣